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

4.28閱讀林榮泰教授論文心得

由林榮泰教授所寫的「轉化台灣原住民文化特色融入現代設計產品:跨文化產品設計的個案研究」(Transforming Taiwan Aboriginal Cultural Features into Modern Product Design: A Case Study of a Cross-cultural Product Design Model)論文,是一篇很有趣的論文,雖然一開始被他全篇都是英文的陣仗給嚇了一跳,但仔細閱讀之後發現其實也沒有那麼難,加上內容會讓人因為好奇,而想要不斷翻譯下去,光是這一點,就有閱讀的價值了。

這篇論文主要在探討原住民產品的文化特徵,並且討論如何把這些特徵運用到現代產品的設計上,論文前半段主要在講文化設計的階段和過程,雖然比較枯燥,但理論性的東西還是蠻重要的,他提到設計學者Norman的一段論述:The three levels of the cultural object can be mapped as three levels of design features: visceral design, behavioral design and reflective design (Norman, 2005).在描述文物產品的三個特點:內在設計、行為設計、反映設計

內在設計是轉變文物的材質、圖樣,然後製成新的產品,這一階段在決定產品的外觀,對產品的成形有很大的影響。第二個行為設計,主要關係到產品的功能以及實用性,是否符合消費者需求。第三個反映設計,表達產品的文化情感,隨著文化的不同,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產品,可說是最有價值的,因為產品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文化精神。



看完了Norman的三個文化設計特點,林教授也提出了文化設計的四個階段,分別是:調查(setting a scenario)、互動(telling a story)、發展(writing a script)、完成(designing a product)

1. 調查(setting a scenario):先對文物做一個全面性的了解,包括文化背景、經濟議題、社會文化和科技應用,在這個階段,大致了解文物的相關資料之後,再分析其文化特色的意涵。

2. 互動(telling a story):根據之前的劇本,這個階段應該著重在那些基本使用者的意見,並且探索其互動,包括文化和科技的互動,使用者和設計者的互動,以及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者的文化環境,根據這些互動,然後以使用者為中心,去訴說一個故事,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才會符合消費者需求,且有文化特色。

3. 發展(writing a script):這個階段是在發展觀念草圖,還有使用劇本裡面的原始圖樣,在這個階段,劇本或故事也許會需要修改,為了要轉換文化意涵成為符合邏輯的產品,此階段也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方向,確認消費者為什麼他們需要這個產品,或是為什麼這個產品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。

4. 完成(designing a product):在這階段應該處理先前研究過的文化特色,還有文化產品的來龍去脈,此時,所有的文化特色應該陳列在一個基礎上,幫助設計師確認文化特色都有被應用在產品上,此外,設計師需要評估那些特色的意義,然後適當的運用在產品,也就是設計師應該根據那些評估,對設計的原型做些改變,或許,再做進一步的評估。

他舉了一個最好的例子,根據達悟族的獨木舟所設計出來的女用包包。達悟族的獨木舟是他們部落的重要象徵,它主要用於捕魚,當他們出海捕魚時,還會隨身攜帶一種神聖短劍,可以用來保護他們,現在,獨木舟被設計成包包,而短劍被設計成吊飾,裝飾在包包上面,只是,達悟族的獨木舟好像有禁忌,女人是不能上船的,現在卻被設計成女用包包,不知達悟族人有何感想?




最後,林教授選擇排灣族的文物Linnak做研究題材,Linnak是一種由兩個杯子連成一線的酒杯,用中文翻大概是「雙胞杯」的意思,一般人可能對Linnak杯沒印象,因為這種杯子只有在慶典或是結婚的時候才會被拿出來用,不常見,但是對排灣族人來說,這是他們部落非常普遍的器物,也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象徵。

這個杯子從圖中可以看到,兩個杯子中間是連著的,而且有一段距離,大約是29釐米到42釐米,這樣的長度顯示了理想的親密關係,當使用杯子時,連結兩個杯子的木頭會在兩人之間形成一個空間,顯示了友好的關係,所以常用在婚禮或是部落間的喝酒文化,而且這種杯子一定要兩人同心協力,才能完成喝酒這個慎重的任務,因此,Linnak有強調”彼此分享””共同努力”的概念。




Linnak杯除了功能外,在外觀上也很特別,像是雕刻在Linnak上的蛇形圖案冠帽,代表榮譽,精神和一個上位者的名聲,這種圖案也暗示排灣族人認為他們的祖先是高貴的且值得尊敬,也反映出排灣族部落的分級社會,就連杯子的把柄也有多種樣式。另外,雖然Linnak一般與溫暖、分享節日或者典禮的精神有關,但根據容器的特徵,它在精神上的意涵和它被使用的來龍去脈可能會有不同的意義,例如與朋友同享,或者在活動中取樂喝酒。
來看看這些根據Linnak杯所設計出來的文化產品吧。
“我們的手套”的設置,如上圖,目的是為情侶使用以表示親密的關係。妻子可以利用中間部分的手套獨立工作,或夫婦一起使用中間部分的手套顯示他們的親密,並表達他們的共同努力和彼此分享。
“我們的杯子”的設計目的,強調的是表示母子之間的密切關係。從可用性的角度來看,小杯有兩個手柄,是專為兒童學習如何使用,而大杯子是給母親用的。當在沒有人使用它們時,它們之間的連接設計,象徵了母子之間的密切關係。
“我們的情侶對杯”,理念是“與對方共享”。設計是上下對稱的雙杯,反轉的連接在一起,表示一起飲酒的一對夫婦之親密關係。這一個設計進入了每年4月在意大利米蘭所舉辦的全球性競爭平台——世界上最大的設計博覽會"米蘭家具展",並獲得“2006年第5次孟買藍寶石玻璃設計師競爭台”的金獎。

這一概念的本質是以尊重為基礎,設計了“我們的花盆,”如圖14 ,這是兩個小壺連接在一起,一鍋用於培育植物和其他提供水的植物。設計了象徵促進人類和植物的密切關係,鼓勵人們看守水且分享他/她的植物。此外,設計中應用了新的材料和技術,提供了一個創造性的形式,可以在現代社會中提高傳統文化價值觀。
看完這篇論文,可以肯定的是台灣本土文化將成為未來設計的重要元素,就像故宮old is new一樣,把古老台灣文化轉變成為新的設計,已經成為現代設計的新趨勢,尤其是最近很紅的原住民商品,不再只是擷取圖樣轉印在產品上,而是擷取其文化意涵,加以改造,成為適合現代人的商品,不但搶得商機,也為保存原住民文化貢獻一份心力。
後記:這篇論文有點長,加上全篇英文寫作,建議最好和同伴一起分段翻譯喔,感謝小白&甜甜陪我一起完成翻譯~

1 則留言: